红色村助力村民收入翻翻梅江区保护开发红色资源推动苏区发展
今天,“苏区老区梅州”采访团一行来到梅江区,驱车从长沙镇下罗村道拐入弯曲狭小的山路,来到深山处的陈公坪。记者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当年的红军医院已经面目全非,现在正在恢复重建之中。据介绍,梅江区这样的红色旧址有99处之多。
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年的红军医院就设在这里,红四军将100多名伤病员转移到这里疗伤。村民们翻山越岭到处抓草药,还冒着危险到圩镇地下联络点保济堂拣药。
记者了解到,过去进村道路经历了从羊肠小道到板车路、机耕路,到现在的水泥路的升级,使村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也让外界更多人走进陈公坪。陈公坪苏维埃政府旧址群建设,红军医院正按照原貌重新修建,红军的兵工厂、印刷厂和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将进行修缮,不久后便可呈现新的亮点。
这样的红色遗迹在梅江区还有很多,据了解,该区红色资源通过市级以上认定的有46处,经过深入挖掘发现共有99处,且主要集中在“一城两翼”,即梅城和西阳镇、长沙镇等地。
离开陈公坪,记者团一行又驱车赶往西阳镇北联村位,这是梅江辖区最边远的行政村之一,东临梅江河,梅坎铁路贯穿北联村村沿河全部范围。北联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历经渡口之战、茅坪之战、乐潭突围等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极大贡献,2017年12月被确定为广东省“红色村”,随后又被列为全省首批实施的30个示范点之一,是梅江区唯一的省定红色示范村。
北联村村民钟志争告诉记者,现在进村的路宽了,村环境好了,村民的收入翻了翻。他种了十多亩山林,主要种柚子和枇杷,村子成为红色村之后,很多游人,他们在村里采摘水果,价格比以前挑去城区还要高,足不出户就赚到了更多的钱。
记者了解到,该村将重修红色游击通道等红色资源,与周边村落串珠成链,打造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集特色民宿、农家乐、作家庄园、种养农场、手工作坊等为一体的红色产业帮扶基地,让村民腰包更加鼓起来。
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告诉记者,梅江区按照全区红色资源“一城两翼”的分布情况,系统整理了一批革命史料,修缮了梅州学宫、朱云卿故居等一批红色旧址,通过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和老城改造,为加快建设“诗画梅江、文明客都”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