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王庆凯 李颖)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持续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和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召开吹风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先后实施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等一系列改革;推进“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改革,降低了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05亿户,实有企业数量3233.54万户,日均新增企业数量由改革前的0.69万户上升到2018年的1.83万户。在放宽准入的同时,积极推动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创新,实施年检验照改年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面建成并广泛应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当前‘准入不准营’难题依然突出,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马正其表示,“证照分离”改革以突出“照后减证”为原则,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将许可类的“证”分别采用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分离出来,进一步厘清“证”“照”关系,理顺“证”“照”功能,从而减少审批发证。
据介绍,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首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2017年在更大范围进行了复制推广。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选取了试点效果良好的106项作为第一批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开。
其中,取消审批的2项,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经营活动;改为备案的1项,市场主体报送备案材料后即可开展经营活动,不再审批;实行告知承诺的18项,市场主体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当场办理审批;优化准入服务的84项,要针对市场主体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完善措施,提高市场主体登记审批时效。(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