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沙基因:『人造生命』真的可以实现?
『我们要做中国三代测序和三维基因组技术的领跑者。』
记者:王珺/主编:张浩
深度报道/共4553字/阅读9分钟
项目名称:菲沙基因
主营业务:基因测序服务商
融资情况:2017年6月获得高天农业A轮投资;2017年11月获得雅惠精准医疗基金领投的5000万元B轮融资。
关键词:三代测序和三维基因组、基因组医学、基因组农业,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后中国生物学家的最大发现
一句话提炼:国内目前唯一一家获得PacBio官方认证的测序服务提供商,国内最早提供第三代测序和三维基因组学技术服务的公司。
或许我们曾经在不少科幻片中都看到过『人造人』、『人造生命』。
那么,人类能否真的创造生命?
8月2日,我国科学家在最新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布首次人工创造出有生命活性的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造』变简约,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这一发现被称为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后,中国生物学家的最大发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等媒体均在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报道。
而在这一重大成果的背后,除了中国科学院覃重军研究团队,还有武汉菲沙基因:论文的第7位到第10位来自菲沙基因,分别是周帆、肖世俊、刘琳、曾筱菲。
菲沙基因2012年成立于武汉,是国内首家PACBIO三代测序认证服务提供商、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武汉市首批千企万人计划入选企业。团队拥有博士15人,外籍专家5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3551入选专家3人,7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世界首例单条融合染色体酵母,
将科幻片中『人造生命』变成现实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简单理解这一研究成果:
1. 科学家们人工干预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创造』组合成只有1条染色体的酵母细胞。
2. 进而论证了染色体数目与功能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染色体的数目可以进行人为改变。
3、为研究人类染色体异常疾病提供了重要模型,包括过早衰老、基因突变、肿瘤等,或许将会从基因和染色体的根源解决病变和衰老的问题。
重要的是,『全新』酵母细胞融合了所有遗传信息,生长、功能和基因表达均与天然酵母相似。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实验手段系统地、大规模地改造一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
自从基因被破译以后,基因检测逐步流行起来。普通人也逐渐开始了解到,人和其他很多物种其实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染色体则是基因的载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
对于染色体和基因,传统观点一直是『染色体的天然三维结构决定基因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染色体都是不能够发生改变的。人类有23对染色体,只要其中某些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会患病,比如第21对染色体突变会导致『弱智』。
有专家分析,这一结果表明,现有真核生物(至少酿酒酵母)染色体数目与功能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染色体的数目可以进行人为改变,同时对细胞生长不造成显著的影响——『相当于颠覆了之前所有认知,』周帆表示,意味着『人造人』、『人造生命』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与克隆不同,克隆仅是『复制』已有的生命体,所有基因和染色体与原来一模一样;而这一技术是改造基因和染色体,人工设计合成新的遗传基因,是『创造』一个全新的生命体。
那么这件事情的未来应用在哪里呢?酵母三分之一基因与人类同源,研究成果为研究人类染色体异常疾病提供了重要模型,包括过早衰老、基因突变、肿瘤等。
周帆解释道,每个人有大约三万个基因,除了外伤,部分疾病是基因的突变造成。这个单染色体人造生命的出现,是人造生命一个重要的新里程碑,『这篇论文不仅仅是个开端,在不久的将来,以这项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生命和疾病一定会有更多新的认识。』
科研级基因检测服务,
做改变行业、世界格局的基础研究
近年来,随着成本控制的持续突破以及市场的快速扩大,基因检测技术向着大规模、商业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前景一片美好的背后,是基因测序产业链条的极度不平衡。
基因检测产业链按分为三个环节:
最顶层是测序仪、试剂、耗材等设备生产商,被美国Illumina等少数公司垄断;
第二环节是购买上游仪器设备的检测服务提供商,市场十分集中;
第三环节则是数据分析解读。
『测序仪测出来的是数十亿基因海量数据,核心在于从其中挖掘出有效信息,』数据分析和解读伴随基因检测整个过程,高质量数据分析及解读,成为行业必须突破的瓶颈和壁垒。
菲沙基因创始人陈楠生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西蒙菲沙大学终身教授,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专家,曾在国际高水平科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从九几年就开始做生物信息和基因组学研究,自主开发了很多专门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算法。
直到2012年回国,这时候基因组学正火,不少公司和高校研究院都邀请他帮忙解读分析基因数据需。看到国内基因组学发展的迅猛态势,陈楠生希望将在国外的技术和成果应用于国内。
2012年底,菲沙基因信息成立,定位于生物信息领域的数据处理和挖掘。目前其数据分析的数据质量、产量在国内都非常领先,并拥有数百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及软件开发流程。
一般来说,基因检测下游用户端包括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医疗机构和患者、大众消费者等等。因此,根据中下游用户,基因检测可分为科研级基因检测、临床级基因检测、消费级基因检测和其他。
带有『玩味』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在公众面前的存在感最高,特别是23魔方曾花重金请papi酱打广告。武汉菲沙基因副总经理江舟表示,面对c端受众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技术门槛低,并且没有太大科研价值,『这类娱乐化基因检测,如果数据量非常大才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武汉菲沙基因副总经理 江舟
就像之前和中科院合作的单条融合染色体酵母研究,菲沙基因从成立以来,主要定位就是科研级基因检测:主要针对科研、高校、医院等基因测试和分析服务,以生物信息科研服务收费为主。
『定位于比较大的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我们想做改变行业、乃至世界格局的一些科研。』目前,他们有50多个大型基因组项目同时在线,即将还有5-8篇CNS子刊系列成果发表。
三代测序+三代基因组技术服务
对于科研基因检测服务,菲沙基因的核心技术在于三代测序技术服务和三维基因组技术服务。
市面上可能有六七百家测序公司,大多数使用illumina等二代测序仪,门槛和成本都很低。人有三亿多个基因碎片,进行基因测试后需要按顺序拼接才能进行数据分析解读,而二代基因测序读长较短(150bp左右);诸如PacBio三代测序仪读长可达15-20kb,(1kb=1028bp),大大减少了拼接成本,节省内存和计算时间,同时还具有数据可实时读取等优势,缺陷主要在于成本较高。
二代和三代测序价格相差四五十倍,但江舟告诉我们,三代测序价格一直在下降,从最初的上万1500-200元,随着技术提升和市场扩大,他们相信价格会持续下降,并且后期应用空间将越来越大。『于是提早布局,避免红海竞争。我们是国内最早做三代测序仪的公司,到现在国内也就十几家。』
而等到三代测序仪成为主力,提前布局也就意味着更为深厚的技术和数据积累:
l 菲沙基因是中国首家PacBio三代测序认证服务供应商;
l 据PACBIO全球测序数据质量统计,菲沙基因三代测序中心PACBIO SEQUEL测序系统产出的数据量9G/cell,平均读长10kb以上,数据产量和质量位全球领先。
三维基因组Hi-C技术是则是领先的基因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全基因组范围内整个染色质DNA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
而同时拥有三代测序和三维基因组技术服务,国内也只有少数几家。在此基础上,菲沙基因率先提出『PacBio+BioNano+Hi-C』构建白金级别参考基因组技术方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基因组学构建参考基因组主流技术,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也是在『三代+三维』技术基础上,中科院覃重军研究团队和菲沙基因合作,最终取得成功。当时,菲沙基因创始人amp;CEO陈东生了解到,校友覃重军通过CRISPR-Cas9成功构建了单染色体酵母株SY14居然能健康生长,马上建议其利用菲沙最新的三维基因组技术HiC对酵母染色质的三维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功能和结构的关系。后来陈东升为该项目部署了三维基因组和三代测序分析团队,并开始长达一年半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国内领先的血液肿瘤临床检测产品
相较之下,科研级基因检测起步较早,市场需求程度、用户支付意愿上都比较高。『但我国每年的科研经费总量固定,国内药企新药研发也才起步不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级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
因此,很多公司都采用同时布局科研级和临床级或者其他领域的策略,以开拓市场、获取合理利润。其中,临床级基因检测是各大公司重要布局点:面向医疗机构和患者,市场需求稳定;涉及疾病治疗,用户支付意愿和认知能力高。
菲沙基因也是如此。对于高科技行业,特别是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文章说话』,因此,持续的的科研成果是公司发展和后期业务拓展的支持,『科研服务或许会成为我们的研发部门,同时将部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过去几年内,他们一直在科研领域做服务和研发,2018年开始探索实际应用研发,目前主要在临床和农业板块。
菲沙基因已开发出数种临床检测产品,涉及血液肿瘤、微生物、遗传病和复杂疾病,主打产品为血液肿瘤全外显子基因检测。针对血液疾病,他们对病人血液进行检测分析,『了解患者到底是什么基因发生病变,从而有针对性地建议医生使用药物和治疗手段。』
基因检测曾被成为精准医疗的基石,一部《我不是药神》将白血病带到普通人面前。这一产品属于国内领先的血液肿瘤临床检测产品,已经与数十家医院展开合作。目前公司每个月可以做200例左右,通过医院针对c端患者收样,将报告返给医生,医生根据报告对病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电影《我不是药神》王传君饰演的重疾患者吕受益
农业方面,菲沙基因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面负责大豆、油菜、棉花、黄瓜、番茄、白菜、辣椒七大主要农作物高通量基因组、表型组等平台,建立重要农作物的种质信息和组学信息的整合数据库。
另一方面,他们还创新研制出多个重要农林动植物的分子育种芯片,大大提高传统农作物育种的效率。传统育种是通过经验来育种,即通过观察表型性状,选取亲本繁育后代,往往不确定性强,培养新种的周期也比较长。而分子育种芯片则可以利用全基因组的信息,挑选真正适合育种方向的亲本进行育种,克服了传统育种的随机性,也可以缩短育种周期。
菲沙基因正研发超高密度的分子育种芯片,每张芯片上面融合了该物种10-100万个全基因组标记位点信息。通过育种芯片的分析,可以预测每个个体作为亲本的育种值,育种值越大,该个体用于育种的效果会更好。
在进行田间育种之前,可在实验室使用分子育种芯片可以先对候选育种个体进行筛选,节省了大量传统育种时间和精力,而且准确率非常高。
2017年,菲沙基因收入达2000万,主要为B端销售;2018年C端临床产品上线后,预计临床检测收入大幅度增长,收入增长1000—1500万,2018年全年预计实现4000—5000万。
『我们做的都是其他公司或者同行所竞争较少的,要有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包括临床应用相关检测产品和技术。』江舟表示,菲沙基因一直都是在做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原创性的自主技术项目,并且市场竞争较小。
因此,他们的策略一直是:自主化研发+创新性技术+差异化竞争,
『我们要做中国三代测序和三维基因组技术的领跑者。』
- End -
裸泳已进驻今日头条、新浪、网易、天天快报、搜狐、九派、大鱼号、雪球等,敬请关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