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观察之共享单车:移动牛皮藓大煞城市风景
蓝鲸TMT记者 任子勋
今年春晚小品抢答题中有这样雷人的段子:
你在一个不能停放共享单车的地方,看见共享单车你会怎么做?
其实,路上本来就没有停车场,共享单车多了,就成了停车场……
北漂在外,每次过年回武汉都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自己眼中的家乡:客厅阳台原本可以遥遥望见的小学旧友家所在的那栋二十多层的居民楼,如今早已被淹没在数栋拔地而起的百层大厦之中;而大街上路人所骑的单车,也从零零散散的绿色公共自行车,改成了主流的黄色与红色,就连那条记者从小就常爱走的商业街,如今更是随处可见红黄二者划地为据。
长江、汉水在武汉交汇,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雄峙。汉口有江汉路、武商这样的老牌商业区,武昌高校多,汉阳有经济开发区,相较于近些年来在经济上取得的快速进展,出行交通上的点滴变化对于百姓的影响显得更加直观。
以地铁为例,根据武汉地铁集团的官网显示,目前在运营和建设中的线路共超过十条,而其建设事业总部主任工程师刘建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至2020年,前三期建设规划约400公里线路将全部建成通车,不仅这一数据也有望超过巴黎,地铁的兴旺同样也将刺激以地铁口作为获取用户最有效渠道的共享单车公司更加积极地投入和布局。
共享单车之殇
“才发现共享单车的资本浪潮把武汉固定桩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吹垮了。”在春节前夕,一位记者的儿时同窗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对共享单车进入武汉后的不满。在他看来,待共享单车的风口过去,骑自行车将会更贵更难。
虽然他在共享单车上的观点记者并不敢全部苟同,但是其对于自行车的态度,却也是反映了武汉市市民的一种声音。
相信许多本地的90后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幼儿园小学期间,父母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上下学,每到放学时刻,学校校门外等候孩子的家长与自行车将大门围的水泄不通,而摩托车与轿车则算是较为稀罕之物。而诸如东湖,长江等自然风光,更是极易激起人们在岸边骑行的冲动。应该说,武汉虽然不像荷兰那样,称得上是自行车的故乡,但武汉人对自行车所蕴含的情感和其中包含的回忆,同样深厚。
(东湖绿道在开通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已迎来客200余万)
从便民的角度上来说,共享单车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以东湖绿道为例,其随借随还的特点比站桩公共自行车来的更加方便,游客也无需想方设法耗尽周折来运送自己的单车。然而也正是这一特点,却又让自行车在悄然间成为了城市形象建设的一种矛盾。
去年春节期间,大量摩拜单车被弃置在东湖绿道外的树林之中的报道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而今年春节,记者在街上看到,此次共享单车或许将“被”成为影响市容的一大因素。
记者注意到,与车身状况普遍较为良好的北京地区不同,在武汉的共享单车,已然被笼上了一层颓废之气,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其车身如今成为了各种牛皮藓广告的新主战场,贷款、信用卡养卡较为频繁地出现。在汉口人气较旺的武汉国际广场和万松园路附近,记者仔细观察,不少路边停放的共享单车基本都实现了牛皮藓广告的全覆盖,造成部分单车的logo基本被完全覆盖,只能靠着标志性的颜色来进行猜测。不仅仅是路边停放的车辆,在马路上骑行而过的路人的车身上,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在汉口人气较高的地区,共享单车上灰尘覆盖满满的形象与热闹的场景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更让人担心车辆的运维力度如何。记者时常在北京的工作日早晨,因为“流动”中的共享单车而觉得心情美好,然而在武汉看着眼前的单车,却很难再找回当时一般的心境。
在去年年中,武汉曾出台规定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原因主要是由于发展规模已严重超出武汉市非机动车可停放区域承载能力并且企业无序竞争、过度投放及乱停乱放问题突出。在数量增长速度稳定的情况下,共享单车或应该在精细化运营上花费更大的精力。
回不去的公共自行车
在共享单车之前,武汉曾经自己尝试来解决公共自行车的问题。2009年,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首次在武汉启动,在发展最高峰时期,曾在本地建立了上千个站点,拥有将近10万辆自行车,并曾连续四年被列为武汉市政府的十件实事,而其中,又以鑫飞达绿色的单车为主。然而,这一投资超过3亿元的项目,最终仍在2017年宣布停运。
《央广新闻》在报道中曾表示,该项目采取的是“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即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并配置车辆,由政府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投入。从该报道中可以看到,在武汉,有站点岗亭已经变为小商店,智能租车系统无法使用,同时还有停放车辆少,坏车情况多的现象存在。
对此曾有分析认为,该类项目最大的难点或许还是在公共自行车的运营问题上,具体又可分为三点:维护,借车还车难以及如何使项目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借车难与还车难的问题,常常会导致损耗和维护成本增加,同时自行车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比如一个租车者只需要骑行900米,但是离还车站点还有300米的路程,他就必须再骑行300米才能还车。如果一天有20人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一辆公共自行就会多使用6公里。换句话说,一辆自行车能使用四年的,结果三年就得报废”,该分析表述道。
虽说出谋划策的声音一度涌现,但是在如今各大共享单车企业已经高调入驻并广铺“战场”以后,公共自行车想要重新复活,在市场中占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面临的难度仍然艰巨。曾经印象深刻的绿色公共自行车或许会彻底从眼前消失,而当下共享单车所存在的部分问题仍有待解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