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引领商用车业务升级奇瑞集团去“奇瑞”化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耿慧丽 贾天钰 北京报道 刚“卖掉”凯翼、出让观致控股权后,奇瑞又搞一个新品牌?奇瑞到底怎么想的,为何对多品牌如此执念?近期,伴随一个全新名字——捷途的出现,有关奇瑞在多品牌道路上摇摆的质疑批评之声也再起。
闹得沸沸扬扬的奇瑞新品牌最后发现是一个“小误解”。“并不是发布新品牌而是一个新的产品序列。”1月22日,奇瑞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商用车”)在京发布进军“旅行+”细分市场的捷途产品序列,首款量产车型计划年内上市。
“用户升级特别快,原来的产品已经无法支撑我们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副总经理、捷途总经理鲍思语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捷途是奇瑞商用车在乘用车领域的一次尝试。从行业来看,从商用车转向乘用车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2017年4月,长安欧尚品牌开启了“由商转乘”的转型之路,后续推出了多款车型。实际上,除了欧尚,华晨金杯也在一段时间推出过SUV车型,将产品线延展到了乘用车市场。上汽通用五菱一位高管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微车市场在2008年之后一直大幅下降。
捷途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序列,采用的是完全独立的产品渠道和新的Logo,在产品上则聚焦于SUV、MPV以及新能源汽车——这三个细分市场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市场,也是最火爆的市场。
在捷途的产品规划中,其已完成“4+3+N”的产品布局。其中包含4款SUV(X60、X70/S、X90、X95),3款MPV(V60、V70、V90)和同步数款新能源车型。官方表示,捷途未来的产品将同时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旗下的SUV和MPV车型车长均会超过4700mm,且均会提供5座、6座和7座可选。未来会给所有产品同步新能源车型,包含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氢燃料电池版本。
捷途的首款产品为X70,是捷途产品序列下的首款中型多座位SUV车型,整车设计充满灵气和韵律之美,符合年轻进取人群的审美潮流。据了解,配置方面也将满足消费者对更智能、高颜值、大空间、多功能、多座位的需求。
“我们并不是一个新品牌,是奇瑞商用车业务下的新产品序列,今后产品也会与奇瑞股份旗下的乘用车产品有所区别。”奇瑞商用车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
捷途的新尝试
尽管捷途拥有一个独立品牌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但从奇瑞内部来看,目前还没有将捷途定位为一个独立品牌的打算。“奇瑞比较谨慎使用新品牌这一称呼。”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但从捷途的整体定位和未来的发展策略来看,其实际上走的是“宝骏模式”。由商转乘,瞄准广大微车用户的升级需求,满足多功能、家庭用车需求。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捷途发布会现场明确表示,捷途对标的就是宝骏。
奇瑞商用车板块的转型势在必行,这从开瑞的销量结构就可以看出来。2017年全年,开瑞汽车销量达100137辆,相比去年增长11.5%,超额完成年销量10万辆的目标,其中乘用车占据了大部分。目前开瑞只有三款乘用车,包括SUV车型K60,MPV车型K50、K50S,但从销量上来看,这三款车的销量占比达到整个开瑞销量的70%以上。显然,开瑞汽车的重心也将放在乘用车板块。
“开瑞品牌本身难以支撑品牌再往上做了,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印象,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新的产品序列。”捷途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学用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捷途的诞生是作为开瑞产品的补充和升级。
在渠道上,捷途是从开瑞经销商中遴选了一部分,而在研发上,则背靠着奇瑞集团的资源。这为捷途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先天资源。在供应商体系中,其也大量使用了奇瑞集团的供应商,可以形成比较良性的成本优势——如果从宝骏来看,其成本控制和渠道优势,是宝骏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与宝骏不同的是,捷途只在最热门的细分市场进行布局。而且打出了“旅游+”的鲜明口号,针对二胎及多人口家庭,满足家庭假日出行旅行的全方位需求。未来该序列产品将采用“捷途+英文、数字”的命名形式,携SUV、MPV、新能源等车型在“一车多能”细分市场展开角逐。这是捷途与开瑞和奇瑞股份旗下乘用车之间的差异化所在。
在营销上,捷途的模式有点类似此前凯翼汽车的玩法,其营销的核心是互动与触及,拓展更多接触的机会。“捷途将引入创新营销模式,从触点、体验、分享三个方面带动客户旅行生态圈的转动。”李学用表示。捷途的各种营销包括粉丝营销、线下体验以及线上玩乐分享。这些方式都会与大数据和新科技结合,比如VR深度体验、透明工厂、直播销售等。
“去奇瑞化”悄然推进
在“捷途”诞生的背后,奇瑞内部也在有意无意的推进一项工作——在集团层面,淡化“奇瑞”这两个字。在奇瑞控股层面,工作人员所携带的名片已经去掉了奇瑞的LOGO,同时单位名称也从奇瑞控股变为了奇瑞集团。这个微妙变化背后,正是奇瑞在集团层面推动“去奇瑞化”的一些动作。
目前,奇瑞控股集团旗下主要有四大板块,分别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奇瑞汽车、观致汽车、奇瑞捷豹路虎;奇瑞商用车,包括开瑞微车、万达、瑞鹏等客车业务;芜湖造船厂;奇瑞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与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管理咨询等业务。除此之外,奇瑞控股旗下还包括奇瑞新能源、奇瑞徽银(从事汽车金融业务),还涉足机器人研发生产、房地产、航空发动机、出租车等业务,是一家以汽车为主业、多元化经营的集团。
开瑞汽车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从发展来看,集团进行更名有利于品牌之间相互区别,能够更有识别度,品牌之间的内部竞争也会减弱。正因为如此,2015年,尹同跃曾经考虑过在集团层面进行改名。2015年1月,奇瑞一度传出要更名为“洪瑞集团”。当时,尹同跃向经济观察网记者独家回应称:“公司计划更名这个事情,确实有,这是咨询公司向我们作出的建议,但还在考虑之中。”
在2015年之后,奇瑞开始对品牌进行大梳理。“奇瑞还有很多其他业务,包括船舶制造、房地产、物流之类的,我们准备把这些主业外的业务打包进一个新公司,以与奇瑞汽车形成差异化,便于我们打造汽车品牌。”尹同跃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承担着奇瑞控股旗下汽车主营业务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业务以奇瑞汽车、奇瑞捷豹路虎、观致汽车几家整车企业为主,但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在经营业绩上,根据相关机构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2016年奇瑞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29.64亿元,利润总额2.06亿元,这与2015年相比,奇瑞的营业收入增加,但是利润却出现下滑,2015年奇瑞的营业收入为280.55亿元,利润总额为3.41亿元。
2017年,奇瑞开始资本市场上筹谋大动作。按照此前计划,奇瑞集团计划先推动优势资产率先上市,而后奇瑞股份再整体上市。尹同跃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品牌梳理需要一个过程,而更名的并不是奇瑞母公司奇瑞控股,而是在母公司之下建立一个新公司,再将业务打包进这个新公司。
尹同跃当时表示一切都还在酝酿之中,还没有确定。“这些都只是一个想法。还有可能进行改变。”而直到目前,经济观察报记者并没有从任何公开场合上看到奇瑞更名的动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奇瑞在集团层面的去“奇瑞化”仍然比较犹豫。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