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三十七作物产量预报能力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叶珊杉 通讯员宋迎波报道 全国秋收秋播工作即将展开。8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2017年秋收作物与全年粮食总产量预报会商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对全国主要秋收作物及全年粮棉产量做出预报,为秋收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近五年来,国内主要作物产量预报准确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秋收作物和全年粮食作物产量预报的准确率达99%以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每年5月和8月,中国气象局分别针对夏收粮油作物、秋收粮棉作物及全年粮食作物产量开展预报服务工作。对于各级决策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客观、定量、动态的作物产量预报,可帮助他们及时掌握粮食产量动态,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为调拨、贮运、进出口贸易、合理安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利用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技术,开展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预报与定量评估服务,可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气象部门可在收获前两个月左右发布主要作物平均单产、总产量丰歉趋势预报,可在作物收获前一个月左右发布主要作物平均单产、总产量定量预报。近年来,气象部门实现了全国、主产省份及主产地区的冬小麦、早稻、晚稻、玉米、一季稻、大豆、棉花、油菜产量动态预报的业务化运行;作物产量预报技术研发和业务服务覆盖美国小麦、玉米、大豆,印度水稻、小麦,巴西大豆、玉米,阿根廷大豆,澳大利亚小麦,加拿大小麦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级气象部门还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特色农业产量预报服务,例如广西的甘蔗、陕西的苹果、云南的烤烟等。
专业完善的观测网建设和相关预报模型研发,以及部门间合作的深化,是确保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目前,气象部门拥有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约8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2000多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可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生长环境,同时,还拥有实时和历史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国外主要农作物生产国的基本气象数据等。专业、规范、完善的农业气象观测网及丰富的气象、卫星资料为作物产量预报工作奠定了数据基础。
承担该项业务的国家气象中心经过多年积累,研发了基于数理统计、农学参数、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卫星遥感资料的多元化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建立了产量预报业务服务系统。此外,规范协调的会商服务体系也让作物产量预报工作更加有序开展。全国气象部门间的技术合作、气象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我国作物产量预报的准确率、时效性及精细化程度。
未来,气象部门将继续创新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强化业务平台建设,并不断拓展预报领域;加强与农业部、统计局、粮食局等部门间的交流协作,通过能力互补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砥砺奋进的五年三十七作物产量预报能力
-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保信息安全?业内:须
- ·深入推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蓉港构建
- ·爆出多年来最严重漏洞全世界的WIFI
- ·中国驻意使馆提醒赴意中国公民注意涉水
- ·彭博:微信在中国已成金融交易平台安全
- ·西班牙多城现“反游客行为”国家检察厅
- ·宏观:中国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哪个阶段?
- ·旅客大量增加泰官方:允许部分国家游客
- ·中文先驱报:五分之一新西兰人无法保证
- ·新西兰哪种停车方法最安全?这次要向中
- ·全球11个国家24个创新项目在华“大
- ·帮安迪网络安全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开启物
- ·周鸿祎亮相网络安全周:安全已成全社会
- ·农发行行唐县支行积极开展节前安全大检
- ·5部来自不同国家的高质量新片,你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