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吹捧敦刻尔克大撤退?其实诺兰挑了一块更难啃的骨头
《敦刻尔克》已正式登陆内地银幕,在所有的讨论中,有一种声音吸引了橘子君的注意:
这部电影是否过度吹捧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历史事件?
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拍摄一部败军撤退的故事?
这次撤退,确实对之后的胜利起决定性的作用,那就值得被歌颂吗?
局座召忠近日发了一条微博:
这段话表明了一种观点: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但这种观点的说服力好像并不强;因为胜利比失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理心,胜利的喜悦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但失败的苦楚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观众很难感同身受。
柴静在《看见》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朝日新闻》在战争结束四十年后,公开征集信件,记录普通国民对于二战的回忆。一位美国人出版了这本书,他说:“这些应该是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的狂热和盲从之中?每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不妨都这样问问自己。”
橘子君在大学时代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曾有幸走访过抗战老兵。我们非常鲁莽地直接询问老爷爷对于战争的回忆,爷爷没有讲述胜利的丰功伟绩,而是聊起了自己当年看到战争死伤的恐惧,看到战友离去的无力和愧疚,他讲到自己曾逃离战场时,一时哽咽,我们便不再追问。
关注橘子电影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movie),发送“电影资源”,获取橘子君推荐电影资源,坐在家里看经典大片!
战争的胜利,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但是胜战的代价,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有胜就有败,有诺曼底登陆那样振奋人心的战役,就一定存在敦刻尔克撤退这种绝处逢生的“战役”。
诺兰在各种采访中,都在不停地强调自己不是在拍战争电影,而是拍一部关于生存的故事,关于和时间赛跑的故事。电影中不再是以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去渴望战争胜利;而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去渴望生存。
所以年轻的士兵也好,年长的军官也罢,他们都多次提到了“home”
在《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中,战争是凌驾在士兵身上的使命,这些簇拥的士兵们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他们不再是以可以被指挥的师、旅、团、排为单位,他们被拆分成了个人,他们“孤军奋战”,他们为了生存而战。
诺兰选择拍摄敦刻尔克撤退这一题材,“是非对错”暂且不提,对于电影本身而言,他选了一块最难啃的骨头;这不见得是一个多复杂的军事历史事件,但它绝对是一个最难进行影视化改编的题材。
诺兰为了拍好这个题材,弱化了战争的实质,全片几乎没有出现过敌军的镜头,把敌军化为看不见的威胁;弱化了角色的对白,强化了配乐的临场感,镜头的真实感,从感官上争取让观众对“敦刻尔克大撤退”感同身受。
基于此,你可以说《敦刻尔克》不见得是一部多好的电影,但你必须承认除了诺兰没有别人能拍出来。
你能接受这样的题材吗?
关注橘子电影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movie),发送“电影资源”,获取橘子君推荐电影资源,坐在家里看经典大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