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资讯 www.3030k.cn,中国最专业的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不再“等靠要”,方能“有感觉”经济茶座

不再“等靠要”,方能“有感觉”经济茶座

时间:2017-08-28 09:25 来源:中华网 作者:笑笑  阅读量:16979   

-降成本要变“没感觉”为“很有感觉”,政府“添柴加薪”固然重要,但根本上企业还得依靠自己

去制造业采访,常听到一些企业如下陈词:“新闻里降成本政策挺多的,就是目前我们还没多少感觉。细算起来,真金白银就降了十几万元,不痛不痒。我们还得再等等看,是不是有大招。”

这话说得耐人寻味。猛一听,这不就是“政策一箩筐,企业没见响”?好好的万亿元降成本“大礼包”,企业怎能“没感觉”?这是既得利益部门抗拒改革,还是基层执行部门惰政懒政?一串串疑问让人困惑。

冷静想想,“没感觉”这事儿似乎没那么简单,也得辩证看。

一些企业“没感觉”,确有基层执行力有待提升的问题。不少降成本的措施,本质上是对既有规则的破坏与重建,包括各种“红头文件”的废除、重议、审核再公布,也可能涉及相关机构职能与人员职责的再安排,难以一蹴而就。特别是一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本身又是简政放权的重大改革,存在“中央‘放手快’而基层‘接不住’‘不敢接’”的尴尬。只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更善于做强化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才能让企业真正有减轻负担的获得感。

一些企业“没感觉”,也有经济下行压力与发展阶段的对冲影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与产能严重过剩并存,而环境成本、用工成本都进入上升通道,想通过降低工资或放松环保“紧箍咒”的方法来降成本,行不通,也不应该。这些因素叠加,也导致降成本的总体效果有可能被减弱或抵消。

账目上“没感觉”,不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没有减负的获得感。政府为企业降成本,除了一些具体的减费降税项目,更多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促进公平竞争,降的是很难转化为数字的隐性成本。例如缩短审批时间、减少盖章次数、简化送审材料等措施,恐怕不能以真金白银来衡量,却是为企业减负的实招、真招。

不过,寄望于政府的“加减乘法”让每家企业在降成本上获得“除法”的惊喜,显然不现实。一方面,随着改革深入,降成本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递减。例如实施营改增第一年对经济增长净影响为0.892%,而第三年为0.079%。另一方面,降成本措施在各行各业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还以营改增为例,全面推开营改增后,所有试点行业均实现了总体减税,但电信服务业的减负率为73.51%,建筑业仅为3.5%。

实际上,降成本要变“没感觉”为“很有感觉”,政府“添柴加薪”固然重要,但根本上企业还得依靠自己,绝不能变成新一轮的“等靠要”。利润等优惠、市场靠扶持、竞争要政策,恐怕只能解企业的燃眉之急,真正使企业立于竞争不败之地的还是持续创新。就像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说,华为能在大数据传输上领先世界,是因为28年来坚持不懈地向这同一个城墙口冲锋、轰炸,现在轰炸的炮弹每年要花200亿美元,尽管企业也很艰难,但只有保持研发投入力度,才能让领先的状态保持下去。

降成本的目的,还是让企业活下来,并活得更好。我们的企业,是不是都该学一学这种“炸城墙”的精神?不是等等看,而是豁出去,拼起来,如此,才有更广阔的天地、更滋润的日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