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个人求助募捐背后众生相:有人不得不暴露伤疤
有募捐者不得不暴露家庭伤疤有求助者为确保信息真实牺牲隐私
网络个人求助募捐背后众生相
调查动机
曾经,个人求助只是几个亲朋好友之间的事情。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众多网络工具的出现,个人求助的范围大大扩展,更多的陌生人加入援助的行列中。
求助范围扩大、援助者增多,这应该说是好事。然而,隔着互联网,真真假假难以分清,真正的求助者可能遭误解受委屈,行骗者也可能赚得盆满钵满。
个人通过互联网求助是怎样的体验?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然而,偶有出现的求助募捐骗局,让大家对此类网络求助有了提防心理,对求助个人或家庭产生质疑。
对于这样的尴尬局面,发布求助信息者、转发求助信息者如何看待?
留言给予受助者勇气
今年5月,家住上海市徐汇区的钱女士通过某网络平台发布个人求助信息,目的是为了救助白血病复发的女儿天韵。
2016年4月22日,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天韵被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经过整整1年10个疗程的化疗,天韵咬着牙挺了过来。
然而,当一家人以为苦日子快要结束时,天韵的白血病复发了。医生告知钱女士,唯一挽救的方法是做骨髓移植。除了要准备好50万元到80万元的治疗费用,还要做好一切不顺利的思想准备。
钱女士是一名教师,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钱女士告诉记者,从女儿患病起,她就停薪留职专心照顾女儿,丈夫也不得不经常请假,工作和收入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天韵的哥哥在2015年考取新加坡重点高中的全额奖学金,现正读中四,每月的生活学习开销不小。
“因为家庭经济吃紧,在面临女儿必须做骨髓移植才能活下去的情况下,我不得已听从朋友建议通过网络平台求助”。钱女士说。
“我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但我的女儿一定要活下去。”钱女士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在朋友介绍用众筹的方式渡过难关时,钱女士没有精力去了解相关网络平台,她只是在与自尊进行一番斗争后在现实面前选择了妥协。
截至7月23日筹款项目结束,筹到的钱虽然距钱女士的筹款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目前筹款都已到账,孩子还在化疗,为移植骨髓创造机会,我们已经全力以赴。虽然女儿病情依然危重,复发后癌细胞耐药很难控制,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钱女士告诉记者,“网络平台筹得善款真的帮助家庭缓解了一些经济压力,平台上好心人的留言也给了我更多坚持下去的勇气。但其实把一个家庭的伤疤全部暴露在外人面前,有时也并不是一件那么心甘情愿的事情。不过,我依然要感谢这个平台,感谢所有为我女儿提供帮助的好心人。”
变相向亲戚朋友借钱
今年7月7日,家住山西省河津市的卫女士在另一个网络平台上为身患肺癌的父亲发布了个人求助信息。
卫女士的父亲今年56岁。卫女士告诉记者,父亲从去年7月开始断断续续的咳嗽,在村镇卫生所买了止咳药吃了两个多月不见好转,后来去县里的医院做检查。医生发现问题严重,但碍于医疗条件有限不敢确诊,建议她带父亲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做详细检查。后经西安西京医院确诊,她的父亲患上了小细胞肺癌。
“得知消息的我如五雷轰顶。父亲一生辛勤劳作,是家里的顶梁柱。”卫女士说。
如今,卫女士的父亲在医院控制感染,医生建议放疗加化疗同时进行。几十万元的巨额治疗费用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当时和父亲一同住院的一位病友偶然了解到我家的情况,便向我推荐用网络募捐平台向大家求助善款。”卫女士告诉记者,“我当时实在没有办法了,但在发布信息前还是很犹豫,因为我没敢告诉父亲他的病情,不希望他承受太大的精神压力。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又在家人和病友的劝说下,我才下定决心通过众筹求助,同时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要保密,不要让父亲知道。”
关于注册和发布求助信息的流程,卫女士对记者说,“如果是个人直接注册,填写银行账号,经过一系列认证后,善款会直接打入个人账户。这个网络募捐平台上的项目一般会有一个月的限制时间,到时间后就可以提现,也可以自己提前结束项目提现。如果觉得仍然需要帮助,应该可以重新申请同一个项目”。
卫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繁琐的申请流程很有必要,但有些时候也会让申请人感到不太好受,就好像把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众人面前,“谁都可以用审视的目光看上两眼”。
在采访过程中,卫女士反复向记者强调,“把求助信息发在朋友圈里,其实还是自己的亲戚和好朋友援助多一些,很多捐款都是亲朋好友的。网络募捐信息平台虽然发布了信息,但主要依靠的还是朋友之间的转发和帮助。很多时候,我自己也会想,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地向亲朋好友借钱不还的方式。这样想的时候,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因为,人都过不去自尊心那道坎儿。”
求助者诚信尤为重要
除了看病之外,发起网络求助还有其他原因。
今年5月,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厦门大学交换生杨素敏(化名)为自己的“七月印象”支教队通过网络平台筹到了2947元善款。
“七月印象”支教队由15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主要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安龙五中支教。
“当时身边很多人都在用众筹,不仅仅是个人求助,还有一些同学做独立音乐创作、自主创业都会选择通过众筹来求得第一桶金。”杨素敏告诉记者,“受到身边事例的启发,所以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想要帮助的人。”
当谈及对其他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了解时,杨素敏表示自己之前确实没了解过其他募捐信息平台,也没有查证过相关的国家政策。“只是身边人都在用,所以就没想太多。”她对记者说,“不过,我认为,我们为志愿活动进行众筹应该算作是一种慈善募捐,区别于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个人求助。”
“我们通过众筹所得的钱款全部用于支教队暑期支教相关教学物资,还有给孩子们购买书籍、文具等。支教队财务组严格把控资金流向,确保所得钱款全部得到有效利用,并在支教活动结束时予以公示,让支持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项目。”杨素敏说,无论是哪个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保障信息的真实性都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发起者的诚信也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获得捐助者更多的信任与支持,牺牲一些个人隐私也是应该的”。
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目前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学生夏秋宁(化名),平时热衷志愿服务,也经常在朋友圈帮助别人转发一些个人求助信息。
“我帮忙转发的都是身边同学或者亲戚朋友的求助信息。”夏秋宁告诉记者,“如果是身边的人求助,比如生病了或者发生巨大变故,我会有所了解,一般都会尽己所能帮助转发和捐款;如果是其他朋友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是朋友的朋友这种隔着很多层关系的,我会少捐一点,一般5元到10元左右,因为不确定真假,即使被骗也不会心疼。”
在夏秋宁看来,网络平台一般会在短时间内利用朋友的朋友这种强大的网络资源募集到大量资金。
谈及之前发生过的诈捐事件,夏秋宁认为,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个人求助的方式还存在一些监管空白。“个人求助有些是被逼无奈,有些是恶意炒作。我认为,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对这类求助进行监管。例如,在信息发布时加入当地民政机关的证明和联系方式,以便捐款人求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很重要的”。
记者了解到,依据慈善法,经过由公益慈善专家、互联网专家、慈善组织代表、新闻媒体代表、捐赠人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民政部首批公示了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这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各有特色,但共同点在于,个人或慈善组织都需要在登录注册后方可发起项目或进行捐赠。登录注册正是区分筛选个人、企业、公募机构与非公募机构的认证过程。
夏秋宁告诉记者,她经常转发求助信息,也注意到一些现象,例如有的平台在进行个人信息验证时会显示“该项目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网络平台名称)提示您了解项目后再帮助Ta”这样的字眼。夏秋宁认为,这是网络平台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既然这个平台搭建起来是为了帮助别人,那么发布信息的平台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核实责任。如果平台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不能对社会大众负责,那么平台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夏秋宁说,大家愿意捐款,甚至在不了解全部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把钱捐出去,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相信平台的认证和保障。如果平台对信息的审核监管工作没有做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生财工具,那这个平台不就充当帮凶的角色了吗?记者 杜晓 实习生 冯一帆 制图 高岳
民政部:网络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平台应加强审查甄别且设置求助上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