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梯田上的“稻渔共作”
本报记者左旭东
阅读提示
1300多年来,由“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共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哈尼梯田文化的核心。如今,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的精准扶贫道路,让哈尼梯田这片古老磅礴的土地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
“一边犁田耙田,一边水里抓鱼,肥美的稻田鱼从水中跃起,哈尼村民的脸上笑容洋溢……”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梯田养鱼的这一幕场景令人赞叹不已。
在云南,全省稻田种植面积约1500万亩,适合开展稻田养鱼的面积达500万亩,稻田养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以“稻渔共作”保护和开发哈尼梯田,唱响哈尼品牌,带动农业生产、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观光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新业态。
1
“稻鳅共作”护生态千年梯田焕新颜
长期以来,稻田养鱼、养鸭在哈尼梯田农村十分普遍,但种养效益低,形不成规模,立体种养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发挥国家科研院所引领优势,与云南省渔业局、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分别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哈尼梯田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人员扎根梯田,为当地探索种养结合带来了转机。
在结合红河当地地理、气候及梯田水深较浅,不宜开挖沟渠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现泥鳅在当地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且长成期在4个月左右,可以实现与水稻同步生长。此外,泥鳅既能疏松稻田表层而不损坏水稻根系,又能利用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一举两得。待水稻收割时泥鳅也能收获上市,还可以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田再放养一批泥鳅,经济效益显著。经过多方论证,科研人员筛选确定了“稻鳅共作”作为主要推广模式。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支持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选择70亩哈尼梯田进行了“稻鳅共作”示范试验(海拔700米以上养两茬,700米以下养三茬)。2016年6月,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红河县合作,先期在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建设国家级“稻渔共作”泥鳅良种繁育基地,第一期基地面积450亩,包括占地300亩的孵化中心和勐龙村贫困户入股发展的150亩土地,用55天时间就建成了泥鳅规模化繁育车间,可实现年产泥鳅种苗30亿尾,示范带动全县发展“稻鳅共作”产业。
红河县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的“稻渔共作”综合开发模式,在有效保护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使得亩产收益大幅提升,为梯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积累了经验。
6月15日,哈尼梯田“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在红河县挂牌。基地将围绕“稻渔共作”全产业链开展科技攻关,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目标,进一步推广和集成区域特色“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满足全县10万亩高效梯田养殖需求,示范带动全县26.46万亩梯田水产养殖,为保护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带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注入新动力。
2
鱼肥鸭美红米香亩均产值超万元
在哈尼梯田的主要核心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紧抓元阳梯田红米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米”的机遇,以发展优质梯田红米提高梯田核心区农民种田效益、保护梯田。元阳县成立了哈尼梯田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并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米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稻—鱼—鸭”生产模式,达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综合开发效果。
合作社与新街、攀枝花、小新街、牛角寨等乡镇种植户签订产购合同,向种植户发放优质良种,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梯田红米。201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9.01万亩,产量达3.15万吨,产值达1.89亿元,完成养鱼面积70595亩,总产量2929吨,带动了2.6万户10.4万人增收。
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是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肥料,三者互惠互利,种养全过程实现了绿色无污染。
合作社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元阳梯田里种植的水稻是传承了近千年的红米品种,每亩产量只有350公斤~400公斤,却能卖出每公斤6元至7元的高价,仅红米一项的亩产值就能达到2800元左右。每亩梯田里养30只鸭子,一只鸭子每年产蛋保守估计约150枚,鲜鸭蛋的市场价格约为2元/个,预计每年又能带给农户近9000元的收入。至于养鱼,每亩梯田养鱼约40公斤,梯田产的鱼吃的是纯天然的谷子、小虫、稻叶,肉质鲜美,市场价能卖到约每公斤80元,收入3200元。再加上田埂上种豆子,产蛋量少的鸭子还能出售,最终梯田亩产值平均约为1.7万元,减去必要成本,梯田的亩产值约为1.1万元。
“守着梯田能致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附近的村民都愿意回来种田了。种植户和政民告诉记者,“家里8口人种10亩梯田,种田加上外出务工,我们的收入能在村里过上中等人家的生活。”2016年,牛角寨乡实现了脱贫摘帽,既完成了对梯田的保护,又实现了乡亲们的致富梦。
3
“稻渔”节本又增效“共作”生态又富农
云南省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哈尼梯田面积达上百万亩。“稻渔共作”模式作为一种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保证水稻的产量不降低的同时,通过提升水稻、水产的品质来增加效益,实现了“粮渔多赢”的最佳效果。
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告诉记者,近年来,云南省农业部门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水稻生产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扩大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等技术模式,推动水稻景观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种养结合已经成为云南水稻生产的最佳技术模式。
“云南省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昆明、曲靖、楚雄、保山等地历史上都有稻田养鱼的习惯。随着稻田养鱼规模扩大和生产水平提高,稻田养鱼的效益愈来愈明显,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稻田鱼改善了生态条件,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喷农药,实现节本增效。实践证明,稻田养鱼后粮食单产可提高3%以上。”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道金荣介绍说。
如今,在继承传统稻田种养的基础上,云南省农业部门依托粮食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探索出了哈尼梯田“稻-鱼-鸭”模式、新平县“稻-鱼-鸭-果”模式、勐海县“稻-鱼-鸭-菜”模式、曲靖市“稻-蟹”模式、龙陵“烟-稻-鱼”模式、丽江市“稻-羊肚菌”等多种稻田综合种养新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发展梯田稻鱼鸭生态种养,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不到2000元提高到万元以上。
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期,云南省稻田种养新型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可达300万亩,其中以稻田养鱼为主的模式推广面积200万亩,稻鱼鸭共生种养模式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特色种养模式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