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资讯 www.3030k.cn,中国最专业的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民生 > 啤酒产量连降3年后重回增长行业复苏还是触底反弹

啤酒产量连降3年后重回增长行业复苏还是触底反弹

时间:2017-09-07 18:11 来源:中华网 作者:李陈默  阅读量:10018   
啤酒产量连降3年后重回增长行业复苏还是触底反弹

经历了产销量连滑三年后,国内啤酒业今年以来重回增长。

2014年至2016年,我国啤酒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等问题,国内巨头也出现产量下滑“喝不动”的现象。但2017年上半年,我国啤酒行业总产量终于迎来小幅回升。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国内啤酒累计产量2781.7万千升,同比增长0.8%。

一时间,业内称“啤酒行业重回正向发展轨道”者有之,称“行业触底反弹,乃预料之中”者亦有之。就此,多位行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回升时间过短,增长态势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

前7月啤酒产量增长0.8%

相对无论是市场一线还是资本市场都十分火热的白酒板块,啤酒业稍显沉寂。不过,从行业内部来看,国内啤酒今年已挥别过去三年的连续下滑。

2014年,国内啤酒行业产量为4921万千升,同比下降0.96%。这系十多年来,啤酒行业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当年仅是开端,自2014年至2016年,啤酒整体产量连续下滑长达25个月。转折出现在去年下半年,2016年,国内的啤酒产量达到4506.4万千升,同比小幅下滑0.10%。

与行业数据对应的是,我国啤酒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其中,华润啤酒(00291,HK)2016年营收虽然略有增长,但净利润仅6.26亿元,同比下降6.04%。燕京啤酒(000729,SZ)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营收下滑,去年营收下降7.70%,净利润接近腰斩。青岛啤酒(600600,SH)、惠泉啤酒(600573,SH)、西藏发展(000752,SZ)业绩均大幅下滑。

到今年啤酒业整体产量重回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7月,国内啤酒总产量达515.5万千升,同比增长1.6%。今年1~7月,啤酒累计产量2781.7万千升,同比增长0.8%。

截至8月30日,华润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600132,SH)及珠江啤酒(002461,SZ)这五家上市公司已发布半年报。其中除重庆啤酒营收缓降2.82%,其余四家均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双增长。其中,营收涨幅度最大的是珠江啤酒,其于报告期内录得营收18.31亿元,同比增长11.59%。

有行业声音认为,如今行业数据及企业业绩均出现拐点,但啤酒行业到底是“触底反弹”还是迎来“复苏曙光”,各方看法不一。

9月6日,国内某知名啤酒企业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行业一些酒企将今年春节所在的1月产能任务调整到了2016年12月,如果将当时的产能数据调整到今年一季度,今年全年的啤酒总产能提升将更为明显。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行业数据呈现可延续性的增长。各主要企业的半年报也可验证啤酒销量在逐步回升,可以证明行业是在朝着正向发展。”该人士补充道。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2017年上半年行业出现复苏,但只能视其为经历3年下滑后的“触底反弹”。啤酒产业专家方刚对记者表示,啤酒行业经历两年多下滑后,下滑空间已经不大,如今出现反弹非常正常。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亦此前亦公开表示,2017年上半年啤酒产量的小幅回升是前3年触底如今反弹的结果。

业内看好重回增长

前述酒企内部人士认为,今年的天气状况对业绩有一定助益,但并非明显利好因素。从各大酒企目前的产品结构来看,易拉罐产品销量增长尤其明显,中高端产品有较大提升,精酿等个性化产品有增长但总量并不突出。由此看来,主要是啤酒消费场景从原来的即饮为主向非即饮等多元化场景拓展,导致啤酒产销量的上升。

他还表示,由于啤酒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销量上涨较为明显,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也是拉动行业回升的因素之一。

眼下已入秋,啤酒传统旺季正慢慢离去,酒企的良好态势是否可持续?前述酒企内部人士认为,“如果各主要酒企8月份的产销数据能够保持同比相对稳定,甚至是将下滑维持在1个百分点之内,基本可以证明行业正处于正常回暖过程中。”

方刚认为,啤酒行业出现反弹,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行业本身,经历了两年多下滑,下滑空间已不大;第二,白酒回暖时间点要早于啤酒,而其下滑时间也是先于啤酒,两者时间节点虽不一致,但趋势应是一致的;第三是天气因素,今年总体来说天气较好,对啤酒销量有着正面影响;第四,包括白酒、食品、饮料等行业,整个经济都有回暖趋势。

在预测下半年走向时,方刚认为,“下半年的销量可能会下降,但今年整年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对此,业内某啤酒企业高管告诉记者,目前啤酒行业反弹时间还不够长,总体来看应该不会再出现持续性的下滑状况,但想回到2004年到2014年的高速增长也不大可能。

面临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行业低迷之下,近几年各大酒企关停低效或无效产能、集中发力中高端产品等举措,使得啤酒行业从深度调整中迎来“复苏”希望。但长期来看,产能过剩、人口红利逐渐弱化等因素仍将影响啤酒行业的发展。

中国产业信息网刊发的《2017年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及盈利能力分析》提到,2012年起,啤酒主要消费人群(20岁~50岁)占总人口的比例在逐渐减少。2011年~2015年间,20岁~24岁人口比例出现下降,从总人口的9.48%下降至7.3%;与此同时,50岁~54岁人口所占比例却从5.43%上升至7.58%,说明退出啤酒消费年龄段的人数占比趋于增加。

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的“剪刀差”,啤酒消费人群下降明显。与需求下降相对应,啤酒行业在高速发展期抢份额、抢市场带来的产能过剩,两者叠加是行业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前述酒企内部人士表示,在人口老龄化之外,存在人群年轻化界定区域广阔等社会化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啤酒消费人群流失程度。但其坦言,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带来的行业压力较大,啤酒行业的总消费容量实际上无法扩大,只能通过外延即横向扩展方式拓宽市场。这也是部分酒企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

此外,进口啤酒大举入华也侵占着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2011年至2016年间,啤酒进口量从64203千升快速增至646384千升,6年内翻了10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6月进口啤酒进口量为3.3亿升,同比增长6.7%,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产品更偏中低端,这是国内啤酒企业的缺陷,而高端啤酒整体处于弱势,需要加强。”方刚提出,“虽然进口啤酒整体份额只占整个行业的1.4%左右,但在高端啤酒中,进口啤酒的份额占到了很大一部分。”

从行业格局来看,几大巨头的市占率逐步提高。国内4家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市场份额在2016年时总计达到70.6%,行业呈现巨头竞争格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华润雪花市场份额最大,为24.01%;青岛其次,为18.60%;百威第三,达到15.90%;燕京第四,为11.59%;嘉士伯第五,占比5%。

在前述酒企内部人士看来,目前各巨头的基地市场地位稳固,壁垒较完善,资源性投入的渠道恶性竞争将很难再出现,除非行业外资本大举进入,行业格局难以产生较大变化。他认为,未来国内啤酒企业的主要竞争将围绕品牌塑造与产品研发展开。

几大啤酒巨头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珠江啤酒:销量57.55万吨,同比增长9.88%;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11.59%;

兰州黄河:啤酒主业销量同比下降4.06%,收入(2.09亿元)同比下降12.57%。

青岛啤酒:销量453万千升,同比增长2%营业收入150.63亿元,同比增长2.15%

华润啤酒:集团营收达157.74亿元,同比增加3.7% 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2.9%至630.6万千升

燕京啤酒:啤酒销量272.86万千升,同比增长2.19%,营业收入63.38亿元,同比增长0.71%;

重庆啤酒:营业收入15.90亿元,同比下降2.82%。销量下滑,未公布具体数字和比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